2023年十大流行語 讓我們看到了什么?
輿情忻州1月16日消息 “歲月不居,時節(jié)如流”,時間在語言上不斷留下“轍痕”。即將過去的2023年,有哪些流行語讓你記憶深刻?
12月4日,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公布“2023十大流行語”。“新質生產力”“雙向奔赴”“人工智能大模型”“村超”“特種兵式旅游”“顯眼包”“搭子”“多巴胺××”“情緒價值”“質疑××,理解××,成為××”入選,引發(fā)廣泛關注和討論。
人類之所以獨特,就在于人類擁有語言。如果說語言是社會生活的符號,那流行語則反映著時代的側面。一個時代的流行語如同一個膠囊,濃縮著特定時代的文化、心態(tài)與集體記憶。
一
流行語,由民眾以無與倫比的創(chuàng)造性凝練而成,蘊含活力、個性和銳氣,緊貼時代脈搏、富含生活氣息,成為分享生活、表達觀點的重要語言載體。
在互聯(lián)網普及率超高的中國,流行語大多產生于網絡,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響了網民的生活和想法。因此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網絡流行語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的流行語。
流行的“壓縮包”。流行語來源廣泛,內容涉及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各個方面,是對社會生活的提煉和濃縮。
青島的“多巴胺”美景
有的來源于新聞事件。比如,“新質生產力”讓科技創(chuàng)新的方向豁然開朗;在文化和旅游消費持續(xù)復蘇回暖之際,“特種兵式旅游”火遍全網。有的來源于社交媒體。比如,年輕人通過社交平臺尋找“搭子”,萬事皆可“搭”;還有和表情包一起出現(xiàn)的“葛優(yōu)躺”“吃瓜群眾”等等。有的來源于影視文藝作品。如2019年的流行語“道路千萬條,安全第一條”源自科幻電影《流浪地球》;“我不要你覺得,我要我覺得”則出自熱播綜藝《中餐廳》的嘉賓之口。
語言的“顯眼包”。流行語往往簡潔有力,同時又內涵豐富,在充滿韻味的表達中,體現(xiàn)社會性、娛樂性和流行性,充滿活力。
比如,2018年流行的“官宣”,比“官方宣布”簡潔,語義不限于官方,拓展至個人、機構,有強調其權威性、可靠性的意味。又如,雙聲聯(lián)綿詞“尷尬”原本不單用,后來“尬”字的獨立使用流行開來,如“尬舞”“尬聊”“尬唱”等等,字數(shù)減少,含義卻一樣豐富。有些流行語則突破了詞語原有的表達,賦予了新的含義。如“潛水”一詞,原意指水下活動,后被廣泛形容網絡在線觀看而不發(fā)表意見或故意隱匿在線狀態(tài)的行為。
社會的“觀察哨”。年度流行語是一個以年為跨度的社會“觀察哨”。一方面,它從不同視角反映了時代風貌,傳遞了時代脈搏。比如,從幾年前的“互聯(lián)網+”,到“區(qū)塊鏈”,再到“人工智能大模型”,流行語體現(xiàn)了技術日新月異的革新、生產生活疆域的拓寬。
另一方面,流行語打開了觀察時代群體肖像的一扇“窗戶”,我們得以從中窺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(tài)的變化。比如,今年流行的“多巴胺穿搭”,一改過去精致優(yōu)雅和樸素低調的風格,用高飽和度的色彩、繽紛明亮的搭配讓人產生愉悅體驗;“特種兵式旅游”火遍全網,反映的則是文化和旅游消費持續(xù)復蘇回暖;“搭子”這種精準伴陪,體現(xiàn)的是現(xiàn)代人對無壓力社交的渴望。
二
在不斷轟鳴的“語言流水線”上,新的詞匯如走馬燈般閃現(xiàn),年復一年,為什么總有流行語在流行?
溝通交流的“快捷方式”。語言從來不是靜態(tài)的、封閉的,而是開放的、與時俱進的。這些年,流行語層出不窮,它們對時間、地點、人物、事件進行高度概括,以淺顯直白的方式傳情達意。
如“曬”“上頭”等詞語動作性強,“蠻拼的”“萌萌噠”則讓表達多了幾分靈動。其簡約、精準、傳神,降低了交流成本,利于口口相傳,很多詞匯已融入我們生活日常。
穿透人心的“情感共鳴”。在網絡文化中,每個人都是接受者、創(chuàng)造者和傳播者。開放便捷、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,讓網民擁有更多表達訴求、抒發(fā)情感的機會,網絡流行語便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產生。
從“元芳,你怎么看”“凡爾賽文學”,到“顯眼包”“特種兵式旅游”……網友們在“造梗”“玩梗”的過程中,既在表達自我感受,尋求情感共鳴,也有對個性化、多元化表達的認同。
你懂我懂的“娛樂暗號”。大眾傳播游戲理論認為,傳播的核心在于“傳播快樂”,輕松化、趣味性、個性化的網絡流行語,迎合了大多數(shù)網民的娛樂心理。如,用“雙節(jié)棍”自嘲單身,用“內卷”表達對壓力的看法。
網絡流行語通常帶有自我意識和幽默感,在表達觀點和立場的同時,又幽默風趣地調侃了自己,其獨特的情感溝通屬性提供了情緒價值,讓人欲罷不能。
風靡網絡的“文物顯眼包”
有人說:“沒有現(xiàn)代技術的加持,語言的爆炸式傳播就無從談起。”一方面,互聯(lián)網技術的發(fā)展,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社交空間,給了語言文字更寬闊的表達場域。
另一方面,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,碎片化的資源已經被整合成了一個整體,媒體的融合促進了網絡流行語的融合。如2010年,網絡流行語“給力”登上了《人民日報》,讓“給力”成功從網絡流行語晉升至流行語,實現(xiàn)了廣泛的社會傳播。
三
流行語是一面“多棱鏡”,折射著社會的方方面面,也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影響著人們的表達方式,甚至思維方式。隨著流行語日漸融入生活,我們又該如何看待、如何共處?
被廣泛用于各行各業(yè)的“雙向奔赴”體現(xiàn)了一種通力合作
讓網絡流行語多“飛一會兒”。部分網絡流行語已成為提高漢語活力和表現(xiàn)力的“源頭活水”,像“點贊”“截屏”“粉絲”等,已被收入漢語詞典。有的流行語非常“口水化”,但對整個漢語系統(tǒng)來說,不會形成太大沖擊。語言本身具有自我凈化的能力,語言使用者也有反省、創(chuàng)新和突圍的能力。當遍地都是“絕絕子”,“絕絕子”就已到頭了;當男女老少都在說“凡爾賽”,“凡爾賽”就已“芭比q”了。只有真正優(yōu)質的流行語才會沉淀下來,成為“漢語大廈”的一磚一瓦。
讓正能量流行語“聲入人心”。主流媒體是語言領域的“向導”,既應善于使用網言網語,也要搶占網絡話語高地,多創(chuàng)造正能量的流行語。事實也證明,在主流媒體引導之下,近年來流行語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提升。比如,“雙向奔赴”“有溫度”“孤勇者”“逆行者”“后浪”等,正能量滿滿,深受大眾歡迎,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。
不過,個別流行語也存在違背公序良俗等問題。對此類負面流行語,應做好篩選和規(guī)范,否則就可能“跑偏”,讓語言變得貧瘠,甚至粗俗。社交平臺等需及時提示,加強管理。新聞報道、正規(guī)出版物等應做好示范,對流行語“有所選有所不選”,堅持“包容審慎”,規(guī)范使用。
2023年度流行語“人工智能大模型”
讓流行語內核被更好“讀懂”。流行語里有社會的波瀾壯闊,也有大眾的喜怒哀樂。關注流行語,不能只就語言談語言,還應透過現(xiàn)象看本質,讀懂其中隱藏的“民生密碼”。這就需要把流行語放在社會治理的背景下來觀察。比如,針對“內卷”一詞,積極探索“去內卷化”之路。通過流行語傾聽群眾呼聲、回應群眾關切,是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的重要途徑。
語言是奔流的大江大河,流行語是飛揚的朵朵浪花。讓我們透過流行語,傾聽彼此的心聲,把握時代的脈搏,找準“最大公約數(shù)”,不斷積聚奔赴明天的力量。(作者:學義 劉潔 芝萌 / 編輯:文喬 / 審校:張萍)
責任編輯:武文姬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互聯(lián)網輿情忻州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互聯(lián)網輿情忻州(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);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(xié)議的單位及個人,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,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,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“來源:互聯(lián)網輿情忻州”。違反前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互聯(lián)網輿情忻州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※ 網站聯(lián)系電話:18295883981 郵箱:hlwyqxz@163.com